2018年6月28日将迎来第12个“国际癫痫关爱日”,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疾病,绝非大众误认的“不治之症”。由于人们对癫痫缺乏正确认识以及医疗资源匮乏,在我国约有400万癫痫患者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为响应中国抗癫痫协会号召,我院将在“国际癫痫关爱日”举行义诊活动,向广大病友宣扬癫痫治疗的科普知识,并让他们得到权威专家的诊疗咨询服务,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1.活动时间
2018年6月28日(周四)9:00-11:00
2.活动地点
门诊楼大厅
3.义诊专家
白宏英主任医师、杨霄鹏主任医师、崔群力副主任医师、侯立维副主任医师、李昕副主任医师、曾志磊博士等。
4. 活动福利
义诊当天预约视频脑电图8折优惠;发放科普教育健康手册。
1.什么是癫痫?
癫痫俗称“羊癫疯”,典型表现为突然脑子不清楚,跌倒在地,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有时还有小便失禁。是仅次于脑中风外,神经内科最常见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脑神经元异常放电。
2. 癫痫诊断主要靠什么?
诊断癫痫主要靠临床表现,也就是发病时的状态。所以,就诊时对医生清楚描述发作情况非常重要,如果本人发作时意识不清,那么就要带上目击者或者发作时的录像就诊。
那是不是脑电图检查就没用呢?不是。脑电图的检查非常重要,所有怀疑癫痫的病人常规检查脑电图。如果癫痫诊断成立,脑电图可以帮助判断癫痫类型,指导用药,帮助制定后期管理方案。
3. 癫痫怎么治疗?
抗癫痫药物是治疗癫痫的主要手段。大部分癫痫患者(约2/3)可以通过规范服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抗癫痫药物有很多种,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合个人的药物,开始药物治疗后,要和专科医生保持沟通,千万不要自己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否则会使情况变的更加复杂,加大后期治疗难度,留下遗憾。
抗癫痫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称为难治性癫痫,这部分难治性癫痫患者可以进行手术评估,发现病灶或者致癫痫灶(放电部位)的可以进行病灶/致痫灶切除,还有部分患者可以进行迷走神经刺激术/深部电刺激手术治愈。
癫痫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保持信心及耐心,因为大多数患者口服药物可以控制疾病,但是治疗过程可能需要3-5年。治疗过程中多和医生沟通,按时就诊、复查,不要擅自调药,不要相信民间偏方或是特效药物。
4.癫痫患者发作时如何处理?
1、需要避免骨折等外伤: 患者发作时意识不清,请扶住患者缓慢躺下,侧卧位,利于口腔分泌物流出,避免窒息;清除身旁凳子、尖锐物品等,防止患者肢体抽搐时被物品碰伤划伤。戴眼镜的要除掉眼镜。
2、记录发作视频:以此作为最珍贵的病史资料提供给医生,以利于病情诊断。这点非常非常重要!
患者发作时家属往往乱作一团,殊不知此时记录的发作视频资料是珍贵的病史资料,对医生的诊断、抗癫痫药物选择和预后判断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患者病情很有帮助。因此,在保护好患者的同时,应积极记录发作时的视频资料,如果没有记录视频的条件,也应该用描述性文字记录发作时间、发作表现、持续时间等,作为就诊时重要的病史资料供医生诊疗参考。
不要做:
1.不要往口里塞任何东西:坚硬的东西会刺伤口腔,造成二次伤害,如果口腔出血会有窒息风险;软的东西则容易被患者咬碎,碎片掉落气道,也会造成窒息。至于,伸入手指的,更加不要,会咬伤你手指,害人害己。癫痫发作时,患者瞬间牙关紧闭,有时候确实会咬破嘴唇和刮破舌尖,但这都是“皮外伤”,不会致命。相比口腔放入异物引起的窒息风险,根本不值一提。
2.不要按压抽搐的肢体和身体:患者四肢抽搐抖动,多数人会习惯性去按压,这样有可能导致患者关节脱位、骨折,或者自己受伤。
3.在患者清醒前,不要喂水、喂药和食物:患者不清醒时,所有进入口腔的东西都有导致窒息的风险。
4.抽搐发作时,不要心肺复苏,如果抽搐停止,患者仍然无反应,需要结合情况给予心肺复苏,同时拨打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