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信阳市新县的桂女士带着久病初愈的神清气儿,千恩万谢地告别了泌尿外科许长宝主任医护团队,迎着暖身的初阳起身返回自己阔别已久的家乡。
一个多月前,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桂女士突然出现右下腹痛,持续发烧不能缓解,体温竟高达了39度。本以为这只是和往常发烧感冒一样的小毛病,桂女士没想到这次发烧却差点要了她的命……
在家门口的小诊所输了20天液,可体温就是控制不住,而且病情还有明显恶化趋势,万般无奈之下,桂女士前往当地较大医院就诊。正巧遇到在此下乡坐诊的的赵永立医生。赵医生在询问了病史之后,建议她彩超检查,在彩超检查下发现了一颗黄豆大小的结石卡在了桂女士的右侧输尿管内,在同侧肾脏里还有一颗2cm左右的“大石头”。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折磨了桂女士近1个月的病魔,居然是区区一个肾结石!“可别小看这小小的结石。”赵医生如是说道,凭经验,赵医生认为桂女士的结石长时间的梗阻输尿管,导致瘀滞污浊的尿液反流,引起了全身感染的症状。为了解除梗阻,控制感染,赵医生当机立断,为桂女士在急诊下行“输尿管镜下右侧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将梗阻瘀滞的尿液通过支架管引流出来,术后辅助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桂女士的病情明显好转,体温恢复了,身体状况改善了,脸上的颜色也红润了起来。但是,对于桂女士的治疗来说,这才是刚刚开始。
为了进一步处理桂女士身体里的结石,赵医生邀请泌尿外科主任许长宝教授到信阳当地医院会诊。许长宝教授是结石治疗方面全国知名的专家,在省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在充分了解桂女士的情况后,许教授为桂女士进行了进一步手术治疗。但是在手术中,许教授发现桂女士的右侧输尿管内存在大量的白色絮状、脓样物质,多年的从医经验告诉许教授,桂女士体内的这块石头可能不是一块普通的结石,而是感染性结石。所谓“感染性结石”,就是在结石中存在大量的细菌以及细菌分泌产生的毒素和炎症因子。许教授通俗地解释,感染性结石就像一个“马蜂窝”,你不碰它,它暂时还不“惹事儿”,你一碰它,大量的细菌、毒素释放出来进入尿液,甚至进入血液,会引起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严重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当机立断,许教授终止手术,建议将桂女士转入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为了彻底除掉身体里的这个“马蜂窝”,桂女士来到泌尿外科。在这里,许长宝教授的医疗团队早已做好充足准备,为桂女士制定了详细的诊疗计划:由于桂女士结石梗阻时间较长,梗阻的结石很大几率会损伤输尿管,引起输尿管狭窄;不仅如此,感染性结石风险较大,如不彻底清石,残存的结石极其容易复发,所以治疗后排石的效果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针对这些问题,许教授团队为桂女士制定了“超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清石术”(SMP)治疗方案,这种手术方案,与传统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手术相比,通道小,损伤小,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小;与输尿管软镜相比,可以在粉碎结石的同时吸出结石粉末和积脓,解决排石难题,降低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风险。
术毕,在郑大二附院泌尿外科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下,桂女士终于从鬼门关里走了出来。术后第三天,卧床1个多月的桂女士再次从病床上站了起来,脸上洋溢起往日的笑容。然而,许教授查房时却告诉桂女士:“现在高兴还为时尚早,把你的石头拿出来我们的工作才做了一半,剩下一半任务还要帮助你将来不长石头。”为什么这么说呢?许教授如是解释,结石送检的成分分析结果回示:碳酸磷灰石,即感染性结石,和之前的预测是一致的。感染性结石的复发概率非常高,而且速度迅速,甚至能在短时间内长回原来大小的结石。对此,许教授团队为桂女士制定了详细的个体化治疗建议,而这些正是许教授他们的长项。泌尿外科,同时也是河南省泌尿系结石诊治中心,能够从结石的诊断、治疗,到治疗后的康复、预防,为患者制定“规范化”“系统化”“个性化”“全面化”的治疗模式,使每一位患者都能顺利、安全的摆脱疾病的困扰。经过近1月的治疗,桂女士顺利康复,于是就出现本文开头的一幕。
泌尿外科医护团队,自1985年建科以来,历经几代人不懈努力,至今已发展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对各种泌尿外科疾病均有深厚的治疗经验及独特的认识见解,尤其在泌尿系结石方面,更是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