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0371-63934118

医院地址:

郑州市经八路2号(医院本部)/  郑州市南阳路32号(北院区)

门诊电话:

63921550

急诊电话:

63910120  63914606

体检电话:

63974598  63928159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医院新闻 >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

发布日期:2020-03-11 11:27:00

 
      子庚鼠年,波涌浪卷。病毒肆意,举国抗战!
 
      游子归家,倦鸟归巢!每一个春节对于离乡背井的游子来说,那都是一年的殷切期盼。腊月二十九,上完最后一个班,我兴奋地打电话告诉女儿,“宝宝,妈妈抢到票了,你等着妈妈来接你,带你回贵州看外婆。”因为工作原因,我与不到9岁的女儿一年只能见两次,寒暑假成了我们最殷切的期盼……然而当疫情来临,却让每一个白衣战士望而却步,“逆行”成了这个春节最神圣的步伐。除夕中午,当大家都在准备年夜饭的时候,接到院里通知,因疫情形式严峻,全院取消春节假期,各部门需安排人员值班。此刻,作为白衣战士的我,是容不得一丝犹豫的,虽然孩子在期盼着,远方的老母亲在期盼着我带孩子回家团聚,可是,我们医疗美容科的同事基本上都是外地的,这个时候也许大部分人都刚回到家,孩子刚看到妈妈,父母刚盼回儿女,这个时候的分离太过残忍,于是我立刻跟杨丽主任申请,科室就安排我值班,让大家安心在家过年。主任沉默了一会,哽咽的说了一句“谢谢你!”这就是我们外刚内柔的杨丽主任,我们亲爱的大家长,我知道,这里头包含了一个大家长对我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疼爱,又包含了她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和科室负责人的责任与担当!她同样没有在家里陪家人过年,率先来到了工作岗位,陪着我们在科室值班,她反复的询问我们在岗人员的防护物资,“大家都有口罩吗?帽子呢?大家一定要戴好口罩……”像一位母亲一样,她重复地叮嘱我们值班人员,“大家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有困难及时跟我反馈,我也跟大家在一起。”母亲般的温暖萦绕心间……然而,她自己也放弃了陪伴年迈的父母,来到岗位上,同我们一起坚守一线。
 
      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医疗美容科关停了接诊,但是杨丽主任却并没有停下战疫的步伐,她带领我们,签下了请战书,一个个按下红手印的签名,这是决战疫情的“军令状”,也是守护生命的“责任榜”!自从递交请战书,科室全体医生都在焦急地等待着院里的抗疫指令,看着患者人数在成倍的增长,医护人员成了这个春节最紧缺的人力资源。
 
      1月底我院的第一批援汉人员抵达目的地,机场里,那排穿着我院特色的绿色大棉袄逆行者,成了最美丽的风景线,新华社用他们那匆匆行进的照片向世界发了通稿,而在院留守的我们都恨不得早一分钟去到前线,为我们的同胞贡献出自己力量。终于,我们也接到了院里的援岗通知,科室的医护人员都分别被安排到了院里各科室的一线配合防疫工作,外科、产科、发热门诊、预检分诊……都有我们同伴的身影。而我,被安排到了院正门的防控预检分诊岗,我的第一个班是正月十五的大夜班。此时,正是全国疫情爆发的时候,预检分诊的岗位看似平凡,但它却关系到了全院医患的安全,我们必须把控每一位进入医院的人员健康状况,测体温、询问流病史,遇到发热患者,我们还需要亲自送到发热门诊。刚开始遇到发热的患者时,我们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畏惧,但是忙碌的工作,根本没有时间让我们去犹豫。渐渐的天黑下来了,出入人员也少了,放下手中的温枪,猛然抬头,看到了那轮如银盘一般的明月,忽然想起来今天是正月十五。年三十我在值班,年初一我在值班,今天十五,我又在值班,我没敢给家人打电话,我怕年迈的父母担心,报喜不报忧成了我们出门在外的必备技能。此刻,我远在他乡的亲人是否也在遥望着同一轮月亮,我的孩子,我的母亲,她们都吃过团圆饭了吗?想起孩子白天还在问我“妈妈,你什么时候可以来接我呀?”我弱弱地回答她,“宝贝,妈妈是医生,你看电视上,多少小朋友的父母被病毒感染了,他们需要妈妈给他们治病,等疫情结束了,妈妈一定去看你。”孩子很听话,“好的,妈妈,那我等你哟!”我忽然鼻子一酸,仰着头,不让眼泪掉下来……一年了,这一年我就见过孩子一面,这时的眼泪,不是难过,而是对孩子的亏欠……
 
      我们的岗位很平凡,它不是直面患者的“一线”,但却是保护健康人群的“一线”。缝人必问,缝车必检,只有做到真正的严防死守,滴水不漏,才能给全院的医患带来安全感。无论是面对疑似病例的感染风险,还是面对一些不理解防疫工作而纠缠的病患,我们都没有退缩。有时候心里也很委屈,特别是一些老年患者,不会扫码,不带身份证件,听不懂我们的流病史问询,有时面对一些不会说普通话的老年人,身为一个南方人的我只好用我着蹩脚的河南话,一遍又一遍地跟他们耐心解释,不能急、不能气,因为他们比我们更不想来医院看诊,不到万不得已,他们都不会到医院这样敏感的地方来。记得有一个周六上午,一位老阿姨过来看诊,我很费劲地帮她用手机填写信息扫码再询问流病史后带她进入门诊,结果她过了大约十分钟,又拐回来找到了我,气冲冲地指着我说,“你这个小姑娘,为什么不告诉我今天周末,慢病门诊不上班,害我白折腾半天进去,真是不负责任!”此时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委屈。在这位阿姨进门扫码前我就咨询她到哪个科就诊,但是她就是不耐烦地回答我:“我不看病,我就是不舒服,来开点药,你快点让我进去!”于是我就按流程让她进入医院就诊,这时她却反过来埋怨我。当时很想跟她辩解一番,但是,想着她是老年人跑这么远,确实也不容易,就笑着跟她说“对不起了阿姨,是我没有问清楚,那您周一再过来吧,这里人很多,不好聚集,您先回家去吧!”当时是就诊高峰期,人流量比较大,我也没来得及委屈,就转过身投入到工作中了。后来想想,觉得这个阿姨好可爱,门诊这么多人,她还特地找到我,跟我理论,我们帽子口罩捂得这么严实,她居然还能认出我,她也不容易呀,我自己噗嗤一下就笑了。同事问我笑啥,我就跟他们讲了这个情况,大家都觉得这个阿姨好认真,把我们都逗乐了,在这忙碌而繁琐的工作中为我们增添了乐趣。同时我也叮嘱大家,以后要问得更清楚,精确到科室,特别是老年人,进院一趟确实不容易,他们不会使用手机扫码,还得面对我们繁杂的流病史问询,体温测量,他们本来就是易感人群,院里高峰期人很多,他们也是信任我们而冒着生命危险来就诊的,我们应该为他们负责。 
 
      抗疫工作中有辛酸和委屈,但期间收获更多的却是温暖和感动。杨主任像妈妈一样的关怀备至,四处为我们筹措防护物资,殷切叮嘱我们要注意防寒保暖。同事们买来暖宝宝,让我们在夜半凛冽的寒风中感受了太阳般的温暖,病毒肆虐没有让我们惧怕,隔离衣隔断不了人间的大爱,有这样的大家长,有这样的团队,还有什么是不能战胜的呢?我们已经一起驱逐了寒冬,守护了春天,疫情会消除,但是我们的无畏、感恩和充满温情的战役画面会永远留存在心间,美好的春天就在眼前,让我们把病毒战胜以后,再携手一起开始新的生活!(供稿/医疗美容科  胥肖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