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队

0371-63934118

医院地址:

郑州市经八路2号(医院本部)/  郑州市南阳路32号(北院区)

门诊电话:

63921550

急诊电话:

63910120  63914606

体检电话:

63974598  63928159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团队 > 名医风采 >
心外科主任王宏山:一把“柳叶刀” 一片“医者心”

发布日期:2021-06-06 10:43:12

 
       本文转载自河南日报农村版第4232期第04版
 
       □本报记者 郭培远 通讯员 吴怡君
 
 
▲王宏山主任(右一)正在为患者做微创冠脉搭桥手术 资料图片
 
 
       王宏山,心外科主任。从医30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恪尽职守为病人,心无旁骛搞技术”的责任担当。
 
       我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心脏病人有上百万例,每年又有大量新增病例,研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卫生部门的重大课题。“作为一名大学附属医院的心脏外科医生,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追求技术上的革新与进步,才能更好地给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心外科医师不仅要有一颗为患者服务的心,还需要有一双能为患者服务的巧手。”王宏山这样说道。被患者亲切称为“柳叶刀”的他,在追求技术提升的同时,对学术造诣的探索也是永无止境。
 
       他带领科室团队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医疗质量,改进医疗技术,降低医疗风险,近年来科室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婴幼儿复杂先心病、冠状动脉搭桥、重症瓣膜病等外科病症的成功治疗,每一个进步都是他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体现。尤其自2010年在工作以来,他完成了医院第一例Bentall手术,又把先心病手术患者的年龄降到只有一个月大小的婴儿,同时开展了急诊冠脉搭桥,成为心内科医生的“守护神”;他还在大血管疾病的治疗上不断探索,于2012年6月完成了首例Bentall+全弓置换+象鼻支架手术,目前已成功开展大血管手术300余例;2014年7月成功开展了河南省首例非体外循环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使得医院成为国内为数不多能够独立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虽然成绩显著,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在手术技术方面仍不断改进,为医院心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也为广大年轻医生树立了榜样。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心血管外科手术数量逐年增加,手术难度明显加大,尤其是大血管疾病的治疗已成为心外科的一个标杆。
 
       不但针经熟,言谈语语真。医技精湛的王宏山,问起病人,言谈也句句真切。“医生要有医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王宏山总是这样教育他的学生们。作为一名心脏外科专家,经他治疗的病人不计其数,但他从不收红包,就连患者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也一一谢绝:“只要病人顺利康复,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每天早上,他都准时出现在病房,每天晚上,他又是把病人看完才走,即便在节假日也从未间断。
 
       “临床大夫就要趴在病人床边做临床”,他是这样要求他的学生的,自己也是这么做的。作为郑州大学附属医院的一个科室,尤其是省级重点学科,心脏外科接诊的很多患者都是其他医院无法治疗的危重病人,手术也是高难度的大手术。对这些病人,王宏山总是和年轻大夫们一起悉心照顾,甚至几天都不回家。“作为医生,我无愧于病人;但作为父亲,我有愧于孩子。”他说,就在女儿小升初及中招考试的关键时刻,他都没有像其他父亲一样陪在孩子身边。甚至在爱人出差的时候,一听到科室有事,王宏山也是二话不说,把孩子托付给邻居后,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病人的抢救工作中。
 
       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作为一名老师,他爱护自己的学生;作为一名学生,他又尊重自己的老师。1998年开始,他师从我国著名的心脏外科专家杨景学教授。对这位授业恩师,他始终尊敬如一。“没有杨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他常对自己的学生说,“大家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时刻不忘在自己成长道路上帮助过自己的人。”在他的影响下,全科上下逐渐形成了一股尊师重道的良好氛围。作为心外科主任的他深知除做好本职工作外,更多的是要培养适合学科发展的人才。“以高超的技术去指导学生,以高尚的品德去影响学生,以高雅的情趣去熏陶学生。”这是王宏山主任带教学生的经验。
 
       医学是一门既需要理论又需要经验的学科;医学技术的代代相传在医生的成长中至关重要。从医生到专家,理论基础和医疗技术相辅相成,点滴积累,逐步攀登,王宏山对医学技术的追求从未停止,一把“柳叶刀”,最好地诠释了医者的责任和使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