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孕妇想孕育一个“龙宝宝”,如果您正在备孕或已怀孕,那请你一定要关注孕产妇的基本常识,本篇将告诉你全面的孕产期间注意事项。
备孕期
孕育是人类繁衍的生理过程,应当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女性最佳生育年龄24-29岁之间,35岁以上为高危孕妇。准备结婚的男女,可享受免费的婚前检查;准备怀孕的夫妇,应到医疗机构接受孕前检查。备孕期应当禁烟禁酒、避免接触毒害物质,正常女性应进行适当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合并内外科疾病的女性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选择适宜的运动形式。孕前合并严重内外科疾病尤其是合并器官功能损害者不宜妊娠。家族性遗传病及精神性疾病在遗传咨询前不建议怀孕。
怀孕期
警惕,宫外孕可导致腹腔大出血,严重威胁女性生命,一定要早就诊、早诊断、早治疗。育龄女性出现异常阴道出血、腹痛等不适,首先要排除是否妊娠,一旦确定妊娠,要尽早排除宫外孕。
怀孕13周以前为孕早期,12~27周之间为孕中期,28周以后孕晚期;足月分娩指怀孕37~42周之间分娩。
怀孕6周孕妇可主动到助产保健机构,建立母子健康手册,要如实填写有效的联系方式,并开始定期产前检查。
整个孕期须进行规范的产前检查。一般情况下,孕28周之前每月产检1次,孕28~36周每2周产检1次,孕36周以后每周产检1次,必要时根据医嘱来增加产检次数。产前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测量血压、体重、腹围、宫高、胎位、胎心率,血、尿化验和B超。产前筛查用于发现胎儿某些先天性缺陷和遗传病,35岁以上高危孕妇应当进行产前诊断。
孕期进行动态妊娠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程度进行绿色、黄色、橙色、红色及紫色等级管理。如果出现高热、头晕、头痛、呕吐、视物不清、阴道出血、胎膜破裂、腹痛、胎动异常等情况,均应立即就诊。孕妇应定期监测血压,血压在140/90mmHg及以上时应及时就诊。大部分孕妇在20周左右自觉胎动,28周后胎动≥10次/2小时,应每天计数胎动,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
孕妇应每周监测一次体重,清晨空腹排空大小便,穿同样多的衣服来测量体重。应根据孕前或早孕期体重指数(BMI)进行增重管理,整个孕期体重增长宜在12.5公斤左右。
孕早期可少量多餐,保证必要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摄入,补充叶酸;孕中晚期均衡饮食,常吃含铁含钙丰富的食物(奶、鱼、禽、蛋、瘦肉等),选用碘盐。哺乳期食物多样不过量,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及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和海产品。
孕期无运动禁忌的孕妇每周可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走路、游泳、有氧体操等,循序渐进。
分娩期
阴道分娩是自然的生理过程,对母婴损失最小,应避免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对于就医方便且无病理妊娠状态的初产妇,出现不规律宫缩及见红不需要立即住院待产,可等到规律宫缩后再到医院分娩。此期间,若出现阴道流水、持续腹痛、阴道出血量增多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住院分娩是母婴安全最好的保证,所有孕妇均应住院分娩。对有病理状态的孕妇,应遵医嘱入院待产。分娩后应遵医嘱尽早下床活,促进产后康复。
育儿期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准父母在产前一定要在助产机构孕妇课堂上学会母乳喂养技能。无母乳喂养禁忌者,尽快开始母乳喂养,按需哺乳,母婴同室,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建议纯母乳喂养6个月,满6个月后在添加辅食的基础上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更久,1岁以下婴儿不宜饮用鲜牛奶。
新生儿须接受免费疾病筛查。0-6岁儿童可在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享受免费体格检查。0-3岁儿童可到各区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中心参加育儿技能培训、生长发育监测、口腔保健、眼及视力保健、心理保健等服务项目。
另外,在孕产期各阶段,孕产妇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可在助产机构进行心理筛查,放松心情有助于预防孕期和产后抑郁。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汤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