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病程长、病情易反复、难诊难治,需终身治疗与随访。全世界有超过1000万人患有克罗恩病或者溃疡性结肠炎,我国炎症性肠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到2025年,我国炎症性肠病患者总数将达150万。
每年的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今年的主题是“IBD has no borders”。为提升社会对IBD的关注度,改善IBD患者的生活质量,在2024年世界炎症性肠病日,我院IBD中心成功举办第39期“月月·豫见-不见·不散”患者宣教活动!
会议伊始,我院冯百岁教授对本次参会的患者及家属表示欢迎,随后以“综述-炎症性肠病”为题做了精彩报告。他指出,IBD好发年龄为中青年,病程反复需终身管理,部分患者可出现肠狭窄和梗阻、瘘管及窦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与工作,所以需要专业MDT团队全面评估病情,个体化治疗,科学管理疾病。随着IBD患者群体的不断扩大,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共同关注和关爱IBD患者需求,以期缓解疾病带给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
随后,来自我院IBD中心MDT团队成员——消化内科的王素敏医生、普外科的王世行医生分别就IBD患者常用药物以及克罗恩病的外科治疗做精彩报告。他们以临床病例为立足点,专业又不失风趣地讲解了IBD患者治疗过程中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外科在克罗恩病治疗中的作用与地位。据悉,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治疗方案的选择日益丰富,如生物制剂、小分子药物、粪菌移植、干细胞移植、选择性白细胞吸附、高压氧治疗等,而且越来越多的药物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每年的治疗费用降低,更多的患者能够获益,从而更好的管理疾病。
活动最后,冯百岁教授、刘霞教授带领团队成员一一为患者答疑解惑。大家表示收获满满,对炎症性肠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疾病治疗充满了希望,同时非常感谢我院举办此类患教活动。
我院炎症性肠病中心始终坚持科普患教,指导患者规范长期管理疾病,创建“豫见IBD”公众号,每周三发布IBD相关科普文章、每月19日举行患教活动、筹建“河南省IBD患者管理平台”、举行“走遍河南·IBD巡讲”活动等等,始终为提高河南省IBD治疗水平、改善IBD患者生命质量而努力。
活动背景
消化内科冯百岁及我院IBD中心
作为河南省IBD的领军人物,冯百岁教授从1991年至今已从事IBD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30余年,2016年作为高端人才引进至郑大二附院消化内科工作并担任消化内科主任。
2016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成立河南省首家IBD中心;2017年10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IBD专家委员会河南诊疗中心落户我院;2019年11月获批第一批中国IBD质量控制区域诊疗中心;2021年1月获批郑州大学肠道疾病研究中心;2021年11月获批河南省肠道疾病医学重点实验室;2022年8月28日成立河南省IBD专病联盟。
我中心设有IBD专科门诊、专用病房、专职医生、专职护士,负责IBD病例库、标本库、资料库及粪菌移植项目管理,以及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另外,普外科、病理科、影像科、儿科、心理科、营养科等多学科专职医生共同参与IBD诊治,在IBD的诊治方面尤其是难治性IBD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团队主持IBD课题近40项,发表论文150余篇。
(供稿/耿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