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护士,我明明按照医护人员教我的步骤操作,为什么我每次注射完胰岛素拔针时,针尖处总是有液珠呢?还总是比你们注射的疼,这是怎么回事?”
患者:“胰岛素针头不便宜,注射完也不弯曲,我们都是用完一支药才换一个针头……”
每次为出院患者做随访,总能收到一些这样的反馈。胰岛素注射看似操作很简单,但是注射步骤每步都要规范。针对常见问题,总结如下:
误区一:
注射完胰岛素时,针尖处有漏夜是正常现象。
针尖漏夜不仅会造成药物浪费,还会影响血糖值。那么应该怎么避免此现象呢?在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时,要缓慢按动按钮,使活塞推动药液注射至皮下;将液体注射完毕后,因橡皮活塞复原需要时间,所以拇指沿轴心方向按压至十秒或十秒以上,确保药液充分注入体内。
误区二:
针头又细又小也不会出血,拔出时不用棉签按压,直接拔出针头。
拔出针头时,应将棉签轻轻按压,使药液停留在皮下。为了避免药液随着针头拔出而带出,按压力度也不可过大,否则药液会从注射部位针眼处渗出。这样会影响注射药物的剂量,从而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
误区三:
胰岛素针头没有弯曲,就可以重复使用,并且每次注射前用酒精消毒。
胰岛素针头重复使用会造成针头的变形,通常肉眼很少发现,在显微镜下,放大几百万倍才可以看出针刺和倒钩。胰岛素针头表面有一层硅膜,起润滑作用,可以减少疼痛。酒精消毒会破坏表面硅膜,不仅会增加疼痛,还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注射完要及时用大白帽回套旋转去掉,切不可套回小帽,否则容易发生针刺伤。
糖友们为了避免踩雷,需谨记:针头要勤换,部位须轮换,停留时间满,棉签轻轻按,注射步骤要规范。
图片素材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张利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