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婴儿出生数月内最好的食物,母乳喂养是全球范围内提倡的婴儿健康饮食的重要方式。特殊情况下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需进行人工喂养,新生儿人工喂养是以配方奶或其他代乳品替代母乳喂养的方法。同母乳喂养一样,人工喂养亦需要有正确的喂哺技巧。尤其应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事项
(1)配方奶的选择:根据婴儿的年龄、健康状况和特殊需求,选择合适的配方奶,如早产儿配方奶、低敏配方奶等。
(2)奶液的配制:注意奶粉和水的比例,奶粉过浓或过稀对宝宝均不利,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冲配奶粉前需清洁相关区域并彻底用肥皂洗净双手,用煮沸后冷却的水,保证冲配奶的饮用水卫生。严格按照说明冲配配方奶,先加水再加奶粉,用罐内配套的量勺称量奶粉,避免过稀或过浓。
(3)选用适宜的奶嘴:奶嘴的软硬度与奶嘴孔的大小应适宜,孔的大小以奶瓶倒置时液体呈滴状连续滴出为宜。奶嘴要定期更换,避免老化变形影响婴儿吸吮。
(4)测试乳液的温度:乳液的温度应与体温相似。喂哺前先将乳汁滴在成人手腕掌侧测试温度,若无过热感,则表明温度适宜。
(5)奶瓶喂养姿势:奶瓶喂养婴儿时,应用上臂很好地支撑婴儿使其感觉舒适、安全,头和身体呈一直线。喂哺时应握住奶瓶,避免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让婴儿自己含着奶瓶喝奶。
(6)避免空气吸入:喂哺时持奶瓶呈斜位,使奶嘴及奶瓶的前半部充满乳汁,防止婴儿在吸奶的同时吸入空气。喂哺完毕轻拍婴儿后背,促进其将吞咽的空气排出,并保持其右侧卧位,头位略高,以利于胃排空。
(7)加强奶具卫生:每次使用后需彻底清洗并消毒奶瓶、奶嘴,可用专用消毒设备或者在沸水中煮沸5 分钟消毒。
(8)配方奶存放:剩余液体奶液可存放入冰箱,下次食用时需温热后与新冲配的奶液混合食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1小时,或已经温热过一次的配方奶都应弃用,在无冷藏条件下,乳液应分次配制。
(9)识别婴儿饥饿及饱腹信号:新生儿饥饿时可以出现觅食反射、吸吮动作或双手舞动,如可能会把手放入嘴里吸吮,烦躁、做鬼脸、大声哭吵是饥饿的最后信号。应该注意观察婴儿饥饿的早期信号,避免其哭闹后再喂哺。婴儿停止吸吮、张嘴、头转开等往往代表饱腹感,不要再强迫进食。
(10)及时调整奶量:婴儿食量存在个体差异,在初次配乳后,要观察婴儿食欲、体重、粪便的性状, 随时调整奶量。婴儿获得合理喂养的标志是发育良好、大小便正常、食奶后安静。
(供稿/张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