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纵隔是一种先天性的子宫畸形,发生在个体的胚胎发育早期。这种畸形具体是在女性胚胎在子宫和生殖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
子宫和上部阴道的发育开始于胚胎的两条称为“米勒氏导管”的结构。在正常的发育过程中,这两条导管会逐渐靠近彼此,最终在胚胎发展的第8至9周合并,并形成未来的子宫、子宫颈和上部阴道。合并过程首先从下部开始,逐渐向上进行。
子宫纵隔的形成是由于米勒氏导管在合并过程中发生异常。如果这两条导管没有完全融合,或者融合之后中间的隔膜没有完全吸收,就会形成子宫纵隔。根据纵隔的长度和是否贯穿整个子宫,子宫纵隔可以分为不完全和完全两种类型:
1.不完全子宫纵隔:纵隔没有贯穿整个子宫,通常只在子宫体部形成隔膜。
2.完全子宫纵隔:纵隔从子宫底部延伸至子宫颈,有时甚至延伸到阴道,形成双子宫颈和(或)双阴道。
子宫纵隔是最常见的子宫畸形类型之一,可能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具体表现为较高的流产率、早产率以及妊娠并发症的风险增加。然而,并非所有具有子宫纵隔的女性都会经历生育问题。
诊断与治疗
子宫纵隔的诊断通常通过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或宫腔镜检查来确认。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个体情况,特别是该畸形是否影响到女性的生育能力或导致其他妇科问题。如果需要,可以通过手术方法(如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来纠正这种畸形。
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可以修复遗憾,还原正常的生育力。
关于我们,科室简介
妇科三病区是以宫腔镜技术、腹腔镜微创、盆底修复、私密整形为特色的科室。
科室在王志红主任,徐臻、孙欣欣副主任和郭芬护士长的带领下,已形成一支以宫腔镜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专业化妇科疾病诊疗团队,擅长宫腔镜、宫腹腔镜联合及盆腔脏器脱垂手术。团队汇聚了原主任黄冬梅教授,邓克红教授,副主任医师吴新华,主治医师韩喜婷、张惠惠、周莎莎,住院医师李喆、胡琳等医学人才,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蓬勃朝气。
宫腔镜开展手术包括但不限于:1.宫腔粘连分离术(冷刀/电刀);2.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3.子宫内膜切除或消融;4.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刨削/电刀);5.子宫纵隔切开;6.剖宫产瘢痕憩室修整;7.妊娠物残留或剖宫产切口妊娠清除术;8.宫腔异物取出;9.宫腔整形修复;10.宫颈管赘生物切除。
同时开展了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尿失禁、普通妇科疾病的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多孔/单孔、机器人),复发性流产及不孕不育诊疗。
另有私密整形、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外阴白斑、阴道松弛、宫颈及阴道低级别病变、轻中度尿失禁。
妇科三病区全体医务人员秉承“厚德、博学、精医、济世”的院训,以解决患者健康问题和满足患者需求为目标,凭借全面的专业技能、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优质的服务理念,竭诚为患者提供卓越的医疗服务。
(供稿/孙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