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破伤风梭菌是一种特殊的厌氧菌,分布范围广泛,通常以芽孢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缺氧的环境是其生存繁殖的温床,在较深的泥土、铁锈、人或动物粪便中可发现其踪迹,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需要持续100℃高温1小时以上才能将其完全消灭。破伤风梭菌并不侵袭人体,通常在伤口局部生存繁殖,通过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致病。当破伤风梭菌自溶后释放出痉挛毒素,这是目前已知毒力最强的毒素之一,通过侵犯中枢运动神经元,引起骨骼肌阵发痉挛与持续强直收缩,严重抽搐发作时可引起骨折,此类患者通常神志清楚,因而发病时非常痛苦。
哪些情况容易引起破伤风梭菌感染?
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菌,感染通常发生在伤口狭窄较深、创面内血凝块或坏死组织填充后形成的局部缺氧环境中。如被已污染破伤风梭菌的尖锐物体戳、扎、刺伤后,形成的伤口较为狭深就形成了缺氧环境,此时罹患破伤风感染风险较大。其他容易被感染的情况有:被生锈的铁器割伤;伤口被粪便、痰液、深层泥土污染。此外,感染情况还可见于玻璃、竹子等割伤,以及严重车祸、跌伤、砸伤等外伤后感染。
破伤风梭菌感染后的表现与症状有哪些?
破伤风依据临床表现可分为3类,即头部型、局部型与全身型。全身型破伤风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类型,发作可因声音、光线、正常接触等微弱刺激而诱发,表现为全身肌肉疼痛性痉挛、张口困难、苦笑面容,以致牙关紧闭、无法进食水,病情进展可出现颈部僵硬、吞咽困难、呼吸道梗阻、呼吸衰竭等。
如何预防破伤风?
虽然人类对破伤风梭菌不具备免疫能力,但在受伤后也无需过于惊慌。对于前述可能被破伤风梭菌污染的狭深伤口,应积极就医,于医院急诊科或外科接受充分清创治疗,通过扩创清创、双氧水充分冲洗伤口内部等措施破坏伤口局部低氧环境,随后接受破伤风人工免疫。
对破伤风的人工免疫有破伤风疫苗和破伤风针两种手段,具体应该采用哪种呢?
破伤风疫苗:
破伤风疫苗:属于主动免疫,起效相对较慢,一般注射后2个星期左右机体产生抗体才能达到保护水平,接受3针全程免疫后的保护作用可持续5-10年,接种破伤风疫苗副作用较小,且花费较低,是目前公认的最安全、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推荐既往未接受破伤风疫苗被动免疫的人群,尽早接受破伤风全程免疫。
破伤风针:
属于被动免疫,包括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于带有破伤风抗体的人血中提取)和破伤风抗毒素(于注射疫苗后产生抗体的马血中提取,因容易出现过敏反应,注射前应先行皮试)。破伤风针的优点是起效迅速,缺点是只能在短期内维持免疫效果(免疫球蛋白2-3周,抗毒素2-4天),一般用于应急预防。对于在过去5年内全程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且当前暴露于破伤风梭菌感染危险中的人群而言,接受清创治疗即可,无需额外接受破伤风主、被动免疫。但对于未接受破伤风疫苗全程免疫的人群,发生严重污染的外伤后,最好在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针行紧急保护,之后再补打破伤风疫苗,如受伤24小时内未打破伤风针,鉴于破伤风梭菌感染人体后潜伏期达1-2周,在发病前尽早接受破伤风被动免疫仍能获益。
(供稿/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