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到来,气温持续走高,有水的地方多了很多孩子的身影,这无疑增加了溺水风险。远离野外湖泊、河道、海边等危险区域,谨防溺水事故的发生,安全警钟再次敲响。
溺水事故多发生于哪些情况
1.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评估。
2.水性好的人,未做好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刺激,或者游泳时间过长,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3.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受到水草或者泥沙影响,失去控制能力。
4.水中互相嬉戏、打闹,突然发生意外,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5.身体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防溺水牢记“六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未成年人不在无家长或教练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如遇溺水情况,不熟悉水性的青少年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一旦溺水,如何自救?
一、不会游泳的人溺水如何自救?
1.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上,等着别人施救;
2.如果周围有可以抓、拉、扶的东西,迅速抓住,借力浮出水面;
3.如果没有可以抓的东西,就要靠一定的技巧自行浮起来,譬如换气时,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4.有人来救援时,一定要听从救援者的指挥,不要猛拽救援的人。
二、会游泳的人遇突发状况如何自救?
1.抽筋:如果腿部抽筋,尽快游到岸边或抓住附近的漂浮物;如无法继续游,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下,努力把脚掰直,再努力往外踹,尽量让腿蹬直,用力直到抽筋慢慢缓解。如果手指抽筋,马上手握成拳,反复抓握,然后用力张开,直到不再抽筋,可仰面漂在水上。
2.呛水:尽量踩水,将头部露出水面,减少再次被水呛到。有规律地踩水一段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再采取其他措施。
3.遇到漩涡:尽量让自己身体平躺在水面上,然后用最为常用的游泳方式顺着漩涡的方向快速游出去。
4.被水草等缠住:不要拼命挣扎、乱踢乱蹬,否则会让水草缠得更紧。
若附近有人应尽早求助,抓住可抓的东西,让身体浮出水面;若没有人,最有效的办法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解开水草。
炎炎夏日,清凉避暑离不开戏水活动,请掌握正确防溺水自救知识!
(供稿/张鹃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