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诊疗当中,作为一名血液科医生,我经常被患者咨询白细胞减少的问题。有些患者看见白细胞减少就害怕自己得了白血病。实际上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很多,而白细胞假性减少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避免误诊引起过度治疗。
我们的白细胞,是人体免疫防御体系的一线卫士,在人体免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嗜碱细胞,其中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最主要的成分。当白细胞减少的时候,就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感染的风险增加。正常人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总数一般在4-10×109/l,当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0×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至其绝对计数在成人低于2.0×109/l,儿童≥10岁低于1.8×109/l或<10岁低于1.5×109/l,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在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中,有一种假性白细胞减少需要我们重视。它不是真的白细胞减少,是我们白细胞分布异常。白细胞转移到血管壁上(边缘池),致使血管中间(循环池)的粒细胞相对减少,但粒细胞总数并不减少。运动、发热或者妊娠等生理状态下,白细胞会从循环池中释放增加,抽血化验的时候,白细胞数值会上升一到两倍以上。如果确诊是假性白细胞减少,那就不用担心了,因为不是真的减少,只是白细胞躲起了“猫猫”。
还有一种情况,骨髓当中产生白细胞的能力没有问题,但是存在释放障碍。白细胞不能及时从骨髓中释放到外周血当中。在查血常规化验的时候,会出现白细胞数量比实际数量减少的情况。比如严重感染等原因,当纠正感染,白细胞释放恢复正常就可以了。所以,这两种情况都是假性白细胞减少,不需要进行白细胞减少的针对性治疗。
所以,我们在诊断白细胞减少的同时,一定要把假性白细胞减少鉴别出来,才能判断白细胞是不是真的减少了,从而避免对患者造成误诊。
(供稿/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