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中老年人群多发。《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2018年,心血管病死亡占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随着发病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药补不如食补,预防疾病从饮食做起,下面盘点6大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物。
一、牛奶
喝牛奶对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有研究显示,每天喝半斤到一斤牛奶,总死亡率能降低10%,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14%。
二、鱼类
鱼类可以有效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美国医学杂志发表研究显示,每周吃4次以上的鱼,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降低21%;每周多吃一份鱼(约2两),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降低5%。吃鱼还可以预防脑梗死、脑出血和脑血管意外等脑血管疾病。此外,秋刀鱼、金枪鱼、三文鱼、鳕鱼、鲭鱼和鲱鱼等深海鱼的EPA和DHA含量相对更高,淡水鱼中鲈鱼、鳙鱼和鲢鱼的含量更高,研究认为,深海鱼对心脏病的预防更有效。
三、玉米和玉米须
玉米须中含有的类黄酮,可抑制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产生,具有保护心脏的功效。鲜玉米中的纤维素含量为精米、精面的6至8倍,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进而可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四、木耳
v木耳中含有较多营养物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多吃木耳能够帮助减少血液的凝块,预防血栓等疾病的发生,而且还可以软化血管,对预防心脏病的发生也有好处。
五、香菇
香菇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降低血小板的凝聚性,阻止血栓的形成,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对于心血管系统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对于那些患有高血脂的朋友来说,可谓是一种天赐的“药物”。此外,经常食用香菇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防止外界各种病毒对身体的侵袭。
六、大蒜
大蒜一直是人们用于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的食物之一。大蒜具有抗氧化、抗菌的作用。除此之外,大蒜可促使体内产生一种松弛血管、增加血流量、防止血液凝结和被氧化的化合物,所以大蒜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促进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长期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及伴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代谢变缓等多种因素慢慢形成的——尤其是心梗和脑梗,在整个心血管疾病的时间链中已经是偏后的节点,属于慢性病的急性发作,其前驱病灶一般都在3年以上。提高公众对急性心梗、脑梗危害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知,普及心梗、脑梗疾病相关知识是必要且迫切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除了有效食补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外,还需定期进行心梗、脑梗筛查检测。如果能够早预防,早发现,必定可以大大降低死亡风险。
(供稿/周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