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4年7月15日21:00点,第九届全球心脏学会议(9th Global Virtual Conferenceon Cardiology)盛大开幕,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专家齐聚线上,共同探讨心脏病学最新信息、分享研究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想法。
郑州大学心电学研究所所长、我院心电图科李中健教授应大会主席邀请参会,于20:30准时参加线上大会并发表英文主题演讲。学术盛会全程通过光电云学院直播,全国心电同仁同步收听。
获悉,第九届全球心脏学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汇集对心血管医学、心脏移植、机器人心脏手术、艾滋病毒和心脏病、心脏骤停、介入心脏病学、心肌生物学/心力衰竭、预防心脏病、干细胞和再生生物学、妇女和心脏病等各个心脏病领域有敏锐洞察力的人,通过主题演讲、研讨会、专题讨论会、口头发言和海报演示等形式向全球心脏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同道提供交流的平台。李中健教授大会英文发言的内容均属中国原创性研究,演讲的两个专题分别是(1)Individualized hypertension research(《个体化高血压研究》)和(2)Consensuson ECGI dentification Applied in the Insurance Industry(《心电图身份识别在保险业应用专家共识》)。
会后,李中健教授表示,参加国际会议、发出心电专业中国原创性研究的声音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坚定河南省心电学诊疗中心目标不动摇,更是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心电图作为慢病高血压管控的利器,可成为人类健康长寿的关键突破口,为构建和谐、健康“地球村”贡献中国力量。
据了解,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李中健教授带领团队开始从事心电图身份识别研究,至今已发表相关专业及科普论文40余篇。2005年、2006年分别带教心电图唯一性研究、心电图稳定性研究专业2名硕士研究生。2006年申请心电图身份识别发明专利,2009年获河南省政府科研成果三等奖,2022年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2008年应邀在北京国际学术会议大会发言,2009年应北京国家航天中心邀请授课。李中建教授曾应用心电图进行身份识别这一发明专利,为保险公司挽回经济损失1千余万。2023年,《心电图身份识别在保险业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发表在中英文期刊上。
自上世纪90年代末,李中健教授还开始关注不同血压水平心电图异常改变,利用心电图,结合临床症状对高血压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评估高血压治疗效果。他相继提出血压正常可能也需要降压、纵向高血压、个体化高血压等创新理念,积累了大量临床病例和经验。2006年10月18日《健康报》首次报道,其后大小媒体相继刊登相关文章,李中健教授带领团队举办多次论坛和无数次技术推广。2021年《中国全科医学》第24卷第11期中国学者-专家视角专栏刊登:“全科医生应了解原发性高血压亚型‘纵向高血压’”,让无数深受血压升高导靶器官损害的患者获益。
(供稿/心电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