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为进一步提升全民病毒性肝炎防治意识,号召全社会积极行动,最大限度遏制新发感染,有效发现和治疗患者,切实减轻疾病负担,尽早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肝炎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
甲型病毒性肝炎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一般预后良好。
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复杂,迁延成慢性后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常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它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许多患者在就诊其他疾病时才发现感染,因为该病对患者的健康和危害很大,即使发现感染时没有特别不适,也应该及时治疗。
丙肝是如何发展的?
丙肝是由丙肝病毒引起、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常呈慢性隐匿性感染。丙肝慢性化率60%-80%,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15%-20%的慢性丙肝患者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对健康和生命危害较大。
丙肝的症状有哪些?
丙肝的症状通常轻微、不易察觉,可能包括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但有些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病毒依然在攻击肝脏。
丙肝可以治愈吗?
丙肝可以治愈。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95%以上的丙肝患者可以完全治愈。及早治愈丙肝,就可以避免由慢性丙肝进展为肝硬化及肝癌,还可以防止丙肝进一步传染给他人。国家已将部分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病毒性肝炎有哪些传播途径?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能力较强,不同的病毒性肝炎具有不同的传播途径。甲型病毒性肝炎和戊肝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如患者误食被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丁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类似,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同时或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会感染。
如何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和戊肝?
做好环境卫生,加强水源和粪便管理,改善供水条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吃生食,不饮生水,主动接种甲肝疫苗和戊肝疫苗,可有效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和戊肝。
如何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和丁型病毒性肝炎?
采取安全性行为,保证使用一次性医用用具,确保输血安全,避免共用牙具等个人用品,主动接种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能有效预防乙型病毒的感染。
预防病毒性肝炎一定要做到“五早”。
对病毒性肝炎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以防止流行。当身体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右上腹不适、尿黄等症状,大多数患者在病毒性肝炎急性期还会出现一过性发热、畏寒、鼻塞等类似感冒的症状。
如果有上述症状,提示肝脏可能已经受到了损伤,应该去正规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供稿/疾病预防控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