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血管通路的建立应在充分评估患者全身和血管状况的基础上,个体化选择适合的血管通路,才是最佳选择。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将患者外周动脉和浅表静脉连接在一起,使得动脉血液流至浅表静脉、静脉动脉化,达到血液透析所需的血流量要求,血管直径及深度便于血管穿刺,从而满足血液透析引血和回血要求。
今天我们主要带大家了解一下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注意事项。
一、术后观察
1.术后24小时术侧前臂保持外旋外展,防止内瘘受压并减轻手术肢体水肿;术侧不要穿过紧的衣物,不佩戴首饰、手表等,不要枕压术侧前臂。
2.术后伤口轻度疼痛或少量渗血,属于正常现象,如发现伤口渗血严重或红肿应及时告知医生。
3.术后手术部位能触及震颤,听到血管杂音,肾友应学会触摸自己的内瘘,若发现震颤消失或减弱,应及时告知医生。
二、术后功能锻炼
1.术后24h小时术侧手部可适当做握拳及腕关节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若伤口渗血较多,可于术后3天开始锻炼。
2.术后1周且伤口无渗血、无感染、愈合好的情况下,每天术侧手握橡皮球握拳锻炼数次,每次3-5分钟。
3.术后2周可在上臂扎止血带,握拳20下,松开止血带重复20次上述握拳锻炼。此为一组握拳运动,每次1-2分钟,每天可重复10-20次,均有助于内瘘成熟。注意及时松开扎止血带,每次扎止血带时间0.5-1分钟左右。
三、其他注意事项
1.术后3天换药1次,保持术侧肢体干净,避免潮湿,不要随意去除敷料;2周拆线。
2.术侧禁止测量血压,输液、输血及抽血化验。
3.内瘘成熟一般需要4-6周,到时可找医生评估内瘘。
4.已行血液透析的肾友需限水、限盐,避免透析超滤量过大引起透析时血压过低,增加内瘘堵塞风险。
对于血液透析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血透肾友和家属应多了解并学会自己观察,若出现问题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医患共同维护这条“生命线”!
(供稿/刘旭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