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酷暑,做饭太热,一向节约的赵大娘把头天剩下的鸡汤端出来热了热,下了面条,和赵大爷一起简单凑合了一餐。但是,半夜老两口儿开始上吐下泻,全身乏力。孩子们闻讯赶来,赶紧拨打了120将俩人送到医院。出院时,医生对赵大娘说:“天气太热,隔夜剩菜很容易变质,吃进去特别容易出现胃肠道的急性感染,甚至中毒,严重时可以危及生命……”
那么,“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怎么吃才是安全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隔夜菜”通俗来讲指的是在前一天烹饪后,未能全部食用完的菜品,放置了一段时间后再次食用。广义上来说,不仅是指当天吃剩下、放到第二天的菜,而是放置时间超过8至10小时的菜。隔夜菜在存储和二次加热过程中可能会滋生细菌,导致营养素的破坏和流失,长期食用可能对健康不利。
“隔夜菜”中有毒成分会增加,严重时甚至会引起人体中毒,这些有毒成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因为食物中的化学物质产生了致癌物,如亚硝酸盐,即使加热也不能去除,这种成分摄入人体会引起细胞突变,发生癌变。食物放的时间越长,里面的亚硝酸盐含量也就越多。
二是在放置时受到了外来细菌的污染,导致食物变质,摄入人体后出现感染。有研究表明,在25℃环境下保存的菜,即常温下保存的菜过了6小时后,虽然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不大,但是微生物开始增殖,菌落数量相比刚出锅时增加不少。而且,凉拌菜更容易导致微生物增殖。但是,菜肴在4℃条件下冷藏储存,过了6小时后亚硝酸含量基本不变,微生物菌落总数的增加量也非常小。
那么,如果真的有吃不完的剩菜,又该如何保存呢?
1.保存方法:
一定要放在冰箱里,而且要用密闭容器或者保鲜膜包裹,避免常温放置,看起来变质、闻起来异味的“隔夜菜”,果断扔掉。热菜可以直接放冰箱,避免滋生细菌。
2.保存时间:
蔬菜不宜超过24小时,肉类最好不超过1至2天。
3.食用方法:
“隔夜菜”重新吃时一定要加热,持续沸腾3分钟,以达到杀菌、减少感染风险的目的。
(供稿/陈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