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酷暑,北方城市的凉拌凉皮成了人们餐桌上的常客。但是,常有因为凉皮导致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我院就曾遇见过这类病例。
李女士因为喜欢吃凉皮,趁晚上凉快和女儿一起去夜市买了凉皮来吃。吃完后没多久,俩人就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急诊到医院检查考虑食物中毒,送检测血液结果提示米酵菌酸超标。幸亏就诊及时,两人经救治转危为安。
凉皮真的如此可怕吗?米酵菌酸又是什么东西?
凉皮就是用淀粉做的食物,理论上没有什么毒性。但是,高温状态下放置后,它会产生一种毒素,叫米酵菌酸,导致人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如常见的糯米面汤圆、吊浆粑、小米或高粱米面制品、马铃薯粉条、甘薯淀粉、米皮、凉皮等,储存不当会滋生一种叫“椰毒假单胞菌”的微生物,它会产生一种毒素,就是米酵菌酸,过量摄入会损害人的肝、脑、肾等器官,导致急性中毒反应。
米酵菌酸耐热,一般烹调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潮湿、阴雨的天气,再加上储存不好,椰毒假单胞菌在食物中大量地生长繁殖,吃了这种食物就会出现中毒反应。常常表现为进食后2~24小时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重者呈咖啡色样物),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重者可出现皮肤黄染、肝脾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等,体温一般不升高,病死率高达40%~100%。
那么,如果误食用了此类变质食物,可于家中立即手法或药物催吐,催吐后口服活性炭,并尽快到医院治疗。凡与患者吃过同种食物的人,不论是否发病,一律送往医院观察、治疗。
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此类食物中毒呢?
首先需严禁使用浸泡、霉变的玉米、淀粉类原料制作食品。家庭制备发酵谷类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成品低温保存,尽快食用,有异味时不可食用。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尤其是夏季高温时,同时不使用、出售发霉、变质的木耳、银耳等。
提醒大家,凉皮美味,不可滥吃。
(供稿/陈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