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胃肠外科非常常见的肿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渐上升。
据统计,过去的十几年中,从结直肠癌发病的情况来看,男性整体发病情况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女性居第四位,男女比为2:1,因此,结直肠癌患者发病后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那么,引起结直肠癌的发病因素有哪些呢?
1.环境因素:
在各种环境因素中,饮食因素最重要,大肠癌的发病率与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呈正相关。
2.遗传因素:
如一级亲属有得过结直肠癌的,患此病的危险性就要比常人高8倍,大约有1/4的新发病人有结肠癌家族史。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家族中患病率可达50%,如不采取治疗,10岁以后均有患结直肠癌的可能性。
3.不良生活习惯:
严重的焦虑症、抑郁症,会造成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引起肠道蠕动减慢,造成食物残渣在肠腔停留时间延长,使得更多的致癌物被吸收,引发结直肠癌。另外,也可能与抽烟、酗酒、缺乏运动等有关。
4.年龄因素:
年龄与结肠癌的患病成正比,60-65岁之间的人群患病率较高。
结直肠癌分期
肿瘤分期表示的是肿瘤的严重程度,是医生给予准备治疗方案的前提,也是判断患者预后生存的依据。
肠癌患者分期由早到晚可以分为I期、II期、III期、IV期。一般来说,肿瘤分期越晚,患者的生存越差。所谓的早期,一般认为是I期,II期和III期被认为是局部中晚期,而IV期被认为是晚期。
结直肠癌的症状
早期结直肠癌可无明显症状,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排便异常,大便习惯改变,便秘或者腹泻,或者腹泻、便秘交替,还有大便性状改变,比如变细、血便、粘液便等;其次是腹痛或者腹部不适,可能出现腹部定位不明的持续性隐痛,或者坠胀等不适感;也可能表现为肛门下坠、肛门疼痛、便血类似痔疮的症状。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多会表现出体重下降、贫血、莫名其妙的发烧等。
结直肠癌的治疗
诊断明确的结直肠癌需要进行综合治疗。
发生于结直肠的早期癌,因为没有侵犯肠壁肌层,可以在内镜下切除,也可以达到根治性切除病变的目的。
进展期的结直肠癌则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辅助治疗方案有化疗、放疗、免疫治疗、中药以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等,作为手术的辅助方法,化疗和放疗可以有效地杀灭癌细胞,减小癌症复发的可能性。综合运用各种辅助治疗方案,可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供稿/赵浩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