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经开区院区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院区首例无射线引导的立体定位射频消融手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成功实施,开创了经开区院区医疗技术的新篇章。
这是继8月22日李恩主任开展经开区院区首例CRT-D(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fibrillator,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型除颤器)安装治疗心力衰竭和心率失常之后,再次取得新手术的成功。此次手术在张娟主任医师的指导下,由王明蛟医师顺利完成,成功治疗了一例超高负荷室性早搏患者。整个手术全程零射线,真正达到了“绿色”无伤害的目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现已顺利出院。
这一突破性的成功,是我院医务人员对医疗品质的不懈追求,更是院区在医疗领域的不断探索和进取,不仅提升了院区的医疗水平,也为周边患者带来了福音,彰显了我院治疗心律失常团队技术的成熟。
未来,经开区院区将继续致力于医疗技术上的持续创新,不断引进和发展先进的医疗技术,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室上速射频消融的治疗科普
什么是“室上速”?
室上速,或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SVT),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的是心脏上部(心房)异常快速的电活动。这种快速心跳通常会出现心悸、胸痛、呼吸急促等症状。
治疗关键技术
1、无射线引导
采用先进的影像引导技术,避免了传统射线对患者的辐射损伤。
2、立体定位
通过三维立体定位技术,实现对目标组织的精确定位。
有效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3、射频消融
利用射频能量对病变组织进行消融处理。
适用于多种心率失常疾病的治疗,还可作用于肿瘤疾病治疗。
(供稿/经开区院区介入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