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大夫医术精湛有耐心,护理服务细致入微,医护人员亲如家人,让老人在这里住院我们最放心!”张奶奶的家人感动地说道。
8月24日上午,老年医学科一病区的病房里传出阵阵欢声笑语,洋溢着一派温馨、祥和的气氛,科室主任、护士长带领着医护人员,为住在病区的抗战老兵张桂芝奶奶庆祝102岁寿辰。
2010年,张奶奶因脑梗住进了我院老年医学科一病区。经科室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后,她康复出院,也因此与科室医护人员结下了不解之缘。
近期,由于张奶奶年龄增长,心肺功能减弱、肺部感染、气喘加重等再次住院。住院期间,曾多次被下达病危通知书,但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均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目前,张奶奶的病情已相对稳定。
据悉,张奶奶年轻时他们一家都参与过抗日战争。在家庭的影响下,她十几岁就加入了地方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她曾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战役上百次,多次都与死神擦肩而过,立下赫赫战功。
为了让张奶奶在医院也能度过一个温馨的“大寿”,科室医护人员一大早就开始布置病房,为张奶奶齐唱生日歌。张奶奶与家人脸上一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感激医院精湛医疗技术的同时,对医院人性化的服务同样赞不绝口。
老年医学科简介
科室概况
老年医学科前身为干部病房,筹建于1987年,成立于1990年。由最初一个病区24张床位,发展到目前经八路院区三个病区,核定床位132张,分别位于6号住院部F23、F25、F26,经开区院区1个病区,位于2号楼F5西。老年医学科目前有医生32 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6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 17人),均为硕士以上学历;护理人员 52 名(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 6人, 主管护师 24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博士2人,在读博士7人,硕士2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每年收治住院病人3000余人次,门诊病人5万余人次。
重点学科建设
2017年11月获批“河南省省直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
2022年12月获批“河南省新冠肺炎重症能力提升项目”;
2023年1月获批“河南省彩票公益金支持医康护养服务能力提升项目”;
2022年12月获批河南省卫健委“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老年医学科);
2023年12月获批河南省卫健委“河南省临床重点专科”(老年病科);
2023年12月获批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重点学科交叉学科”(环境与老年医学)。
医疗、科研与教学
培养郑州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计60余名;主持省厅级科研项目30余项,目前在研项目10项 ;主编及参编著作50余部;近五年共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51篇,核心论文80余篇。
收治对象
主要收治具有多病共存、老年综合征以及其他急、慢性疾病的中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三种以上严重疾病并存以及需要人员照护的老年患者。
开展的亚专业及特色技术
老年心血管、老年神经内科、老年危重症、老年内分泌及代谢、老年呼吸、老年消化、老年肿瘤等亚专业。老年综合评估是老年医学科的核心技术及特色技术,科室目前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及团队及一套省内先进的综合评估系统,开展老年综合评估技术,评估老年人是否存在老年综合征,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干预,以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存寿命。
荣誉
科室曾被评为河南省“三八红旗集体”、河南省“巾帼文明岗”;
科室连续多年获得院级“综合管理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突出贡献奖”“优秀科室”“文明科室”等光荣称号;科室医护人员多次荣获“医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三育人”“优秀医师”“护理标兵”“技术标兵”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我科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医疗护理服务,打造“情暖夕阳”医疗护理品牌,运用品管圈等科学的管理工具和方法,通过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科技创新,加强科室内涵建设,保证医疗护理安全,医患关系融洽,护患关系和谐。
(供稿/田丽丽 曾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