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food intolerance)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也被称为“延迟型食物过敏”,是人体免疫系统把进入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一般发生于长期食用不耐受食物,导致抗体在体内不断蓄积,食物(抗原)与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器官组织,引起全身各系统的慢性症状。由于症状出现缓慢,常被人们所忽略。
二、可抽血检测的因食物不耐受的症状
三、检验科开展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检测组合
(住院报销:离退100% 省直90%)
四、检测及阳性结果的饮食调整原则
五、关于食物不耐受(食物特异性IgG抗体)
检测的几点释疑
1、食物不耐受≠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大部分人对传统食物过敏都比较熟悉,因为发病快,而且症状明显,通常“来势汹汹”。
【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则不同,它的发作时间相对较长,一般是在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之后,而且症状隐匿,不容易发觉,但是经过日积月累可能会导致全身系统的慢性疾病。
2、为什么出现乳糖不耐受呈阳性,但食物不耐受检测牛奶阴性?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又称乳糖酶缺乏症。
食物不耐受是IgG抗体介导的III型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复合物累积可能会引起全身各系统的慢性疾病。
食物过敏原IgE检测是IgE抗体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是急性食物过敏。它们与乳糖不耐受是完全不同的致病机制,因此,检测乳糖不耐受阳性与IgG、IgE检测阴性并不冲突。
3、查出鸡蛋阳性,为何没症状?
食物特异性IgG介导的慢性食物过敏具有隐性原则。因为每个人的耐受力不同,检测只能客观反应您现在体内食物特异性IgG的水平出现了异常,出现疾病症状的几率很大。目前没有出现症状不能代表今后不出现症状,或者过去出现了症状而我们并没有观察到。如果继续吃阳性食物,今后就很有可能出现慢性食物过敏的症状。医生建议还是要谨遵医嘱,少吃或不吃该类食物,因为食物不耐受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一旦出现了临床症状,治疗的时间也会更久。
4、为什么前后1个月检测的IgG抗体结果不同?
体内的食物特异性IgG水平是动态变化的,您经过第一次检测后,按照饮食指导进行干预,忌食的阳性食物IgG水平将会随着体内的代谢活动逐渐下降,您再次进行检测,那些检测结果是会发生改变的,这正反映了体内IgG水平变化的实际情况。
5、为什么检测出来多数是牛奶、鸡蛋阳性?
鸡蛋、牛奶都属于高蛋白物质,是高致敏食物。据相关报道,婴幼儿以牛奶、鸡蛋为主食的居多,阳性率可以达到80%。成年后则对海鲜(螃蟹、虾、扇贝等)阳性率逐渐上升。
(供稿/医学检验科 冀恒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