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工作

0371-63934118

医院地址:

郑州市经八路2号(医院本部)/  郑州市南阳路32号(北院区)

门诊电话:

63921550

急诊电话:

63910120  63914606

体检电话:

63974598  63928159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党群工作 > 精神文明建设 >
2015年度第一期道德模范——董铁立

发布日期:2018-09-11 11:36:29



董铁立同志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30余年来,在临床一线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严格科室管理,提高保障麻醉安全
 
董铁立同志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有良好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多少年来工作在临床一线,从死亡线上救活的病人不计其数,受到病人、病人家属和同行的好评。
 
自1992年担任麻醉科副主任及主任以来,在理念上就把科室的医疗安全放在第一位,经过组织学习、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督促检查、调整分配机制等一系列方法和措施,提高了科室人员的认识,大幅度降低了围术期麻醉并发症,使成千上万的手术病人安全渡过手术关,得到病人及家属、相关科室和医院的好评。
 
二、不断进取,精益求精
 
董铁立同志1989年即开始晚期癌痛的临床研究,1996年作为第二完成人在《硬膜外腔持续滴注复合液治疗晚期癌痛》中获河南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奖;1999年在《脊椎旁间隙置管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及研究》中作为第二完成人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007年作为主持人在《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开胸手术生理功能的影响》的研究中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009年《透明质酸酶用于软组织损伤性粘连的实验研究》作为第三完成人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同年《异丙酚镇痛机制的实验研究》作为主持人获郑州市科技成果奖;2014年五月主持的《异丙酚对大鼠内脏抗伤害作用在海马和脊髓机制的实验研究》已被评为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刚刚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河南省科技厅及卫生厅在研课题《异丙酚镇痛机制的实验研究》、《右美托咪啶椎管内给药对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的影响》。
 
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48篇(其中核心期刊14篇)、学术专著1部;近6年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2项,三等2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2项,1998年至今发表论文近100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近60次,参编学术论著7部;2004年以来已招收全日制研究生26名 ,已毕业参加工作21名,2010年获得博导资格,现有在职博士研究生10名,为业界培养了大量人才。
 
作为教学医院的一位教师,如果仅有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董铁立同志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实践“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三育人方针,业绩突出,数次获得郑州大学“三育人”标兵荣誉。作为麻醉教研室主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法,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成果显著。指导研究生进行立题、开题、科研、答辩,为他们完成学业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三、积极参加社会工作,争取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董铁立同志作为河南省麻醉医师协会会长,积极组织河南麻醉同道参加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的年会,自2008年以来每年参会人数均在一百多人以上,把中国麻醉医师分会的精神带回河南,以此促进麻醉医师分会的发展;坚持中国医师协会的宗旨,发挥行业服务、协调、自律、维权、监督和管理作用,使麻醉医师协会真正办成麻醉医师之家,先后举办河南省麻醉医师年会5次,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4次;作为河南麻醉质控中心副主任,积极参与组织青年麻醉医师培训14期,为提高河南省麻醉学科的水平和麻醉医师整体素质、保障麻醉安全,缩小与全国先进省份的差距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董铁立同志作为中国初级创伤救治总干事,在接受外教培训期间,以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的双满分优异成绩,受到了世界初级创伤救治委员会的高度赞誉。积极响应国家卫生部号召,与河南省麻醉质控中心共同努力,做好初级创伤救治培训项目的各项工作。河南PTC委员会的教师团队除培训我省麻醉医师和急诊医师外,2012年6月-2013年5月远赴山东、西安、河北、山西、新疆、天津、甘肃、青海等地参与培训。这些不仅提高了麻醉医师队伍的创伤救治水平,而且也提高了我们河南麻醉科医师的影响力,更是我们河南医师团队的荣誉!
 
河南省作为四大全国培训中心之一,受到了中国PTC委员会的高度表彰,董铁立同志本人也被中国PTC委员会授予“中国PTC特殊贡献奖”,为提高河南省乃至全国的创伤救治水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董铁立同志经常说的一个词就是:天道酬勤。董铁立教授就是这样的人,仁心仁术治病,勤勤恳恳治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董铁立同志始终以崇高的职业操守关爱患者健康,以不懈的科研探索攀折学术硕果。如果你想问,支撑他这样做的信念是什么,那就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