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63934118
63921550
63910120 63914606
63974598 63928159
发布日期:2018-12-29 09:40:25
日前,一名28岁的男子因为吃了自采的野蘑菇引起中毒,导致全身多处脏器损伤、生命危在旦夕,经(简称郑大二附院)中毒救治专业赵咏梅教授团队治疗后方才脱离生命危险。
吃了自采野蘑菇 险些丢了一条命
不久前,28岁的男子张某(化名)采摘了一些野蘑菇中午炖汤吃,吃完后当即感觉眩晕,张某想要通过午休缓解眩晕症状,却因腹部、腰部及下肢剧烈疼痛被疼醒,准备下床走动又因为下肢无力摔倒在地。过了一小时后,张某虽腹痛好转,但腰疼依旧,且下肢疼痛无力、不能行走,张某的家人闻讯后立即将他送往当地医院救治。
经当地医院抽血化验显示,张某白细胞数量明显升高,肝功能异常,输液治疗后次日,张某状况不仅没有好转,肝功能指标还进一步恶化,情况十分危急,当地医院建议其转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张某转院后,郑大二附院中毒救治专业赵咏梅教授团队对其进行血、尿、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出凝血功能等检查,确诊张某是由于食用毒蘑菇引发中毒性肝损伤、中毒性肾损伤、中毒性心肌损伤、体内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等症状。考虑到张某病情危重,赵咏梅教授团队以最快的速度为张某进行了血浆置换、血液透析、激素冲击治疗以及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改善循环等综合治疗措施,经过长达10天密切治疗后,张某的病情逐步稳定,脱离了生命危险。
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精准治疗是关键
野蘑菇味道鲜美,常有人像张某一样抵挡不住美味诱惑,稍不留神就中招,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除了食用野生蘑菇引起中毒外,因家里物品分类不清晰导致误食亚硝酸盐、农药、鼠药、化学试剂、重金属等导致中毒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各类中毒死亡事件常常成为新闻热点。
郑大二附院中毒救治专业赵咏梅教授
郑大二附院中毒救治专业赵咏梅教授说,日常生活中不少中毒现象是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及安全意识,误食、误服或误吸入各类毒性物质引起的。因此,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好中毒预防是重中之重。如果一旦出现中毒现象,及时前往有专业的中毒救治科室的医院,进行规范、精准的中毒治疗非常关键。
对此,赵咏梅主任教授说,通过抽取和检测中毒患者的呕吐物或血液,精确的检测出患者体内毒性物质浓度和含量,从而对病情有更准确的预控和判断,进而可制定更为精准的后续治疗措施,再通过治疗和药物的配合,可最终实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通过精准规范的治疗,即便误食如‘百草枯’这样的重毒性物质,部分患者也是可以被治愈的”,赵咏梅教授说,百草枯中毒患者,一经发现需即刻送往医院洗胃,同时检测血药浓度并确定后续治疗方案,尽快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滤除血液内毒素,同时对患者肺、肾脏等脏器官进行保护性治疗,可有一定程度的治愈可能性。
中毒患者福音 治疗无需辗转外地
我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每年因误食误服引发中毒的事件不在少数,而因各类除草剂、杀虫剂高频次使用导致中毒的现象也远高于其他省市,但省内医院中专门进行中毒检测、治疗的机构却屈指可数,不少患者由于无法得到精准的中毒救治,只得转院外省,延误了最佳救治时机,甚至因此丧失了生命。那么对于省内中毒患者,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为了给河南省内及周边地市中毒患者提供精准的中毒治疗,依托于郑大二附院呼吸重症学科丰富的重症患者合并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救治经验以及各类功能齐全的呼吸机、血液净化设备和监护系统等一流设备,郑大二附院于2017年4月组建了中毒救治专业团队,致力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及各类中毒患者的救治。科室派专人专职赴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解放军307医院学习深造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及毒物监测,师从于邱泽武教授、孙成文教授和王春燕博士等业内知名专家,为广大中毒患者救治提供合理、精准的治疗方案和实验依据。据了解,该科室年收治各类呼吸衰竭患者及急慢性中毒患者500余人,其中不乏中毒患者以百草枯、有机磷、杀鼠剂、重金属中毒等患者的器官损害多、治疗难度大、病情复杂及诊疗困难的危重症患者。(陈建设 彭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