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0371-63934118

医院地址:

郑州市经八路2号(医院本部)/  郑州市南阳路32号(北院区)

门诊电话:

63921550

急诊电话:

63910120  63914606

体检电话:

63974598  63928159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医院新闻 >
“便便”也能治病?对,那就是粪菌移植!

发布日期:2018-09-19 11:49:03



“便便”也能治病,这听起来很重口味!
 
说起器官移植,大家都知道,但说起粪菌移植,很多人不一定知
 
晓。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粪菌移植。人类肠道里细菌种类繁多,约400-500 种,它们和肠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和谐的微生态系统。肠微生态是人类的一个特殊器官。肠微生态失常与肠内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一种将健康人肠道功能菌群分离后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通过重建患者肠道菌群而治疗疾病的方法被称为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
 
 
 
又绞粪汁,饮数合至一二升,谓之黄龙汤,陈久者佳,以粪敷之,
 
大验。绞粪汁饮之,效。
 
——葛洪《肘后备急方》
 
 
 
野葛芋毒、山中毒菌欲死者∶并饮粪汁一升,即活。
 
——李时珍《本草纲目》
 
 
 
早在公元1700 年前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描述用人粪清治疗食物中毒、腹泻、发热并濒临死亡的患者”。尽管那时世人还不知道细菌, 但已经运用新鲜的粪水、发酵的粪水等含有大量活菌的物质来治病。这便是中国早期的屎药,粪菌移植的前身。
 
1958 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Eiseman 面对一种死亡率甚高的手术后并发症“难治性腹泻”,深感头痛(当时的抗生素远没有现在这么多这么强大),他和同事们突发灵感,用健康人的粪水对病人进行灌肠,试图重建病人的肠道微生态环境,结果获得巨大成功。
 
粪便疗法沉寂20 年后又开始引起医生的兴趣。1981 年美国的Bowden 等用小肠置管输入粪液治愈16 例伪膜性肠炎。1983 年,瑞典Schwan 等用粪便菌液直肠灌肠治疗复发性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性肠炎也获得成功。此后粪菌移植(FMT)名声大震,风靡全球,且适应症逐渐扩大到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症、肥胖,乃至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的可能。2012 年11 月,南京率先开展现代标准化粪菌移植。2013年FMT 被正式写入美国临床指南,用于反复发作性艰难梭菌感染(CDI)的治疗。至此,标准化粪菌移植成为堂堂正正的现代疗法。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类慢性的、反复发作性的疾病。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是其主要疾病类型。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其病因至今不明确,因为病因不明确,治疗起来非常困难,目前很难治愈且极易复发。
 
目前,在IBD 的研究机制中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的失衡占重要地位。基于肠道菌群在IBD 发病作用的认识,及粪菌移植在CDI 治疗中的卓越表现,现在对FMT 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粪菌移植技术治疗难治性IBD 已在国内外各大中心开展,为难治性重症IBD 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我院消化内科有着雄厚的科研和临床基础,在IBD 的研究和临床诊治中又具有传统优势和丰富的经验。为了把我院IBD 临床和科研工作做大做强,做精做细,最大程度上帮助IBD 患者,我院于2017 年7 月26 日成立了以冯百岁教授为主任的IBD 中心团队,包括:专职消化内科医生6 名,专职护士(兼秘书)1 名,专职普外科医生1-2名,专职病理医生1 名,专职超声医生1 名,专职CT 医生1 名, 专职MRI 医生1 名,专职营养科医生1 名。
 
 
 
这是河南省首家IBD 中心,该团队医资力量强,专业诊疗水平高,旨在提高IBD 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将带领河南省IBD 临床和科研的快速发展。
 
 
专家介绍——冯百岁  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消化内科主任、IBD 诊治中心主任、中国IBD 联盟河南诊疗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炎症性肠病基础与临床中华消化学会IBD 学组委员、中华消化心身联盟(CDPU)理事、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消化内镜创新发展分会理事、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中国IBD 联盟常委、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IBD 专家委员会常委、河南省免疫学会黏膜免疫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消化内镜学会常委、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消化学会IBD 学组组长、河南省消化内镜学会ERCP 学组副组长。河南省卫计委特聘学科带头人、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面上项目同行评议专家。2006 年、2015 年2 次在加拿大McMaster 大学作访问学者,从事IBD 免疫学机制研究。发表论文80 余篇,其中SCI论文25 篇。参编人卫出版社专著2 部。近年来主持科研课题15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 项,省部共建课题1 项,省厅级课题12 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省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 项。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粪菌移植项目逐步开展,于2017 年9 月12日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例粪菌移植治疗。
 
第一批10 例针对难治性IBD 患者进行的免费粪菌移植治疗已结束,患者反应良好。为了更多患者的需要,近期将开展第二批免费治疗。粪菌移植随着对其临床适应证、有效性、安全性和机制的深入研究,会为更多需要的患者带来福音。(文/图  消化内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