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5日上午,郑大二附院神经外科1204病房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这是山东聊城患者焦先生出院的日子。回首过往20余年的患病生活,焦先生和家人感慨万千、悲喜交加。
二十年前,焦先生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症状:头颈部、双上肢和躯干开始剧烈地不自主扭转。更糟糕的是,头颈部总是歪着,与别人交流时,无法做到正视别人,只能被迫斜着看人,结果常常被人误解为是不礼貌的行为,闹出了不少误会。和许多患者一样,焦先生开始辗转四处求医,均未查到病因。近几年,焦先生的病情逐渐加重,已经出现饮食呛咳,不能从事正常工作,生活不能自理,听闻郑大二附院的医生认真负责,诊疗水平较高,慕名来到医院求治。
焦先生首先入住医院神经内科,经科室主任白宏英教授确诊为扭转性痉挛,并给予内科保守治疗,疗效欠满意。经神经外科主任牛光明教授会诊认为焦先生适合采取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神经调控治疗(即脑深部电刺激手术)。
由于焦先生的病情重、病程长,加之头部及颈肩部存在频繁的不自主扭转,不能进行核磁共振等术前检查及定位,术中手术较困难,牛光明教授组织神经外科的帕金森病治疗团队进行多学科会诊,设计周密的手术方案,在影像科翟冬枝主任、麻醉科董铁立主任通力合作下完成了全麻下术前定位检查。术前准备完善后,利用神经外科先进的无框架神经导航辅助,术前精准设计手术靶点及针道,采用全麻下术中唤醒技术,对患者成功实施了精准微创的脑起搏器植入术。
术后,专家们为焦先生实行了脑起搏器“开机“,痉挛等症状完全消失,患者终于可以“正视”别人,生活完全自理。
据神经外科牛光明教授介绍,扭转性痉挛是运动障碍性疾病之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神经调控治疗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一种外科治疗手段,可以治疗包括帕金森病、顽固性癫痫、痉挛性斜颈以及扭转性痉挛在内的多种运动障碍性疾病。目前郑大二附院神经外科已经最早在河南地区开展了脑起搏器植入术治疗各种运动障碍性疾病,希望能为河南乃至周边省份地区的广大运动障碍性疾病患者减轻病痛,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文/娄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