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夜班下来,精疲力尽!”2月1日上午,刚下夜班的河南援鄂医疗队队员、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王林梅如是感慨。
河南省医疗队接管了两个病区,而且不少患者的病情不容乐观。这种情况下,医疗队不停地调整工作方法、治疗措施,尽可能在现有条件下减少死亡率,让患者安心、放心,同时做到队员们自己“零感染”,毋容置疑,这非常的困难。
夜班是从前一天晚上八点开始,到次日早上八点结束。在正常的医疗工作情况下,对于经常从事夜班工作的他们而言,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儿。然而,他们面对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工作时需要穿着层层叠叠的防护服、戴上护目镜等,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而且,不少的患者很紧张,很多人的精神状态萎靡不振,钻在被窝里,再怎么难受也不吭一声,互相之间也不说一句话。每间病房里安静得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为了对患者的病情心中有数,医护人员需要一个个把他们拍醒,查看生命体征,同时给他们加油、打气。由于医护人员穿着笨重,行动、说话都非常吃力,每查看几名患者就需要停下来喘口气儿。
由于工作强度非常大,医护人员非常劳累,在偶有空闲的间隙,他们只能在值班室,穿着厚重的衣服,两个人挤到一张床上,甚至趴在办公桌上,稍稍休息一下。医疗队员郭云波大夫,由于担心患者病情,几乎一夜没有合眼……(文/彭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