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我年轻,让我去”!
“主任,你们已经去过了,这次让我去”……
“我已经快穿好防护服,我去!”
这是每一天、每一次接到任务后,我院援湖北医疗队急救队员抢着出任务的情景。面对转运新冠肺炎患者,救护车编号为4号的四位队员,总是争先恐后的冲在第一线。
葛波涌,男,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二附院领队,1976年出生的他是四位队员里年龄最大的。葛波涌工作21年,从事急诊急救工作18年,拥有两年的援非工作经历,是医技第五党支部书记兼急诊医学教研室主任、优秀援外医疗队员、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这次凌晨受命支援武汉,葛波涌作为队长,始终把队友们平平安安带来、健健康康带回去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平日里从未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韩文杰,男,护士,1991年出生,在急诊科工作8年。平日在急诊科,韩文杰就是骨干,他充分发挥男护士的特长和优势,工作积极主动、 任劳任怨。韩文杰的妻子也是一名护士,正在休产假,家里还有一个四个多月的宝宝。接到支援武汉号令后,韩文杰舍小家顾大家,主动请战驰援武汉,每次出任务都抢着去,连续作战,不怕苦、不怕累。即使想念宝宝,他也只是在工作之余,通过微信视频看一下。
翟东来,男,急救员,1988年出生,急诊科工作11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身体魁梧、壮实的他不乏细致和细心,是科里第一个报名参加此次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翟东来的妻子也在医院工作,现在还有孕在身,他们还有一个四岁的女儿。一家人正是需要他照顾的时候,但疫情面前,翟东来主动请缨、义不容辞,第一次出任务便勇挑重任。在出转运任务的时候,他也不忘关照好其他医院的队友们。
郝威峰,男,司机,1986年出生,在急诊科工作两年余,坚守岗位、不辞劳苦。郝威峰的妻子也是医院的护士,他们8岁的女儿、3岁的儿子正是需要父母陪伴和照顾的年纪。但因疫情需要,他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因为是司机,每一次出任务都要参加,但郝威峰同志毫无怨言,服从命令听指挥,为顺利、安全地转运每一位患者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面对疫情,我院援武汉医疗队四位急救队员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冲锋在前、争分夺秒,以使命担当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此外,韩文杰、翟东来、郝威峰三位非党员同志家里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科里的骨干。驰援武汉以来,他们不畏艰苦、迎难而上,以自己实际的思想和行动践行着医者的诺言,在到武汉的第三天就向医疗队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供稿 / 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