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一支部抗击疫情实录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面对疫情肆虐,机关一支部率领党员逆流而上,把党旗插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和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担当作为给党旗增辉添彩!
【驰援武汉,援助河南】
1月26日,新冠病毒防控的阻击战已经全面打响,机关一支部党员张卫青和王高帅,主动请缨加入我院第一批奔赴武汉救援的医疗队,成为向着危险进发的逆行者。
护理教研室主任张卫青同志担任援鄂医疗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2008年曾参与过汶川地震救援。她说:“有时,并没觉得自己有多么伟大,今天能坚定的站在一线,和战友们肩并肩闯难关,心中充满力量,确切讲是责任!既然穿了这身白衣,我责无旁贷!”
感控管理科王高帅同志是科室的业务骨干也是机关团支部书记,他在医疗队的主要职责就是指导队员规范的穿戴防护用品,负责病区环境的消毒杀菌工作,被亲切的称为医疗队员的“保护神”。 他在出发去武汉的时候,为了不让家人担心,甚至连他的家人都没有告诉……
2月11日,感控办屈丹同志也加入医院第四批医疗队,支援许昌市,指导规范发热门诊就诊、隔离病区建设等感染管理工作。这些逆行者们,用他们的无畏与担当,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坚定和信仰。
【党员“顶上去”,支委带好头】
为了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实现监测关口前移,医院防控措施进行了调整,需要把原本设立在住院部大厅的体温测量点前移至医院大门。体温检测点的值班人员由医生、护理、行政后勤人员共同组成,采取每班5人,全天5班倒的方式,24小时不间断逐一检测进院人员体温。
任务下达,有些同志却心有疑虑,因为机关一支部组成全部都是行政科室,除了担负白天繁忙的行政工作之外,还需要深夜值班,还有可能会接触疑似或者确诊的患者,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要有党组织发挥作用。”“共产党员就是要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紧要关头冲得上去!”面对任务,机关一支部首先召开了支委会,决定成立党员突击队。支委会上,全体支委都报了名。支部书记易俊忠跟党员们说:“我是支部书记,这个时候我必须冲在前面。我来守第一个夜班”,纪检委员刘纪华说:“目前我孩子在老家,家里的负担轻,值夜班事情让我来”,有支委在前面带头,支部党员积极响应,党员们争先恐后踊跃报名参战!每一名党员请求到第一线的“理由”,都让人难以拒绝!护理教研室法晨光同志第一个报名:“我这边任何时间都可以,随时服从组织安排。工会张超同志说:“我以前当过兵,比其他同志更有经验,晚上值班的事情交给我”。
“初心使命不是说出来的,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在体温监测点,突击队员们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测体温,登记来往车辆等,从众多进出医院的人员中,筛查出发热的人员,指导前往发热门诊就诊,最大限度减少院内感染风险,用使命和担当筑起医院的“第一道防线”。
【“疫”不容辞, 共同战疫】
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战役一打响,机关一支部各职能科室全力以赴,默默的为前线医务人员保驾护航,面对疫情,不论白天黑夜,不论哪个角落,都有他(她)们的身影。
护理部,筑牢“疫”线。护理部全院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各病区划分隔离病房,组织全员护理人员学习最新的诊疗方案、应急救治方案等;全面落实陪护和探视制度,实施 24 小时门禁管理;做好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的防护教育,有效降低院内传播风险。
感染控制科,撑起安全伞。感控科全面修订完善相关防控制度流程,开展全员培训和学习;对重点科室、重点部门进行强化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为全员医务人员撑起职业安全保护伞。
党办,做好中枢桥梁。党办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工作部署,与学校各单位保持紧密沟通,做好综合协调,保障防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认真执行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组织召开电话会议、视频会议,对于上级党组织印发的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文件,做到第一时间流转、第一时间处理,确保信息渠道畅通,为精准管理和精细服务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宣传科,传播正能量。宣传科全天候反应、全方位报道、全介质呈现,将奋战在防控疫情阻击战各条战线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医护工作者摄入镜头,写进报道,将武汉一线、医院一线的事迹展现报道第一时间制作完成并推送出去,传递疫情动态,传播正能量。
纪检监察室,监督不放松。纪检深入疫情防控和应急物资捐赠、供应第一线,全程跟进、同步监督,督促把救治和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看是否如实通报疫情;看是否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确保督在实处,落在细处。
工会,送暖至人心。工会开展送温暖、送爱心、送健康等一系列慰问活动,为援鄂医疗队员们解除家庭后顾之忧,主动对接爱心捐赠企业,将社会的关怀和爱心送及时送到一线医护人员。
疫情还在持续,战斗还将继续,一线的医务人员直面病毒,以战止疫,行政后勤人员风雨兼程,恪尽职守。此刻,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何畏险阻,只待胜利!(党办 易俊忠)